研函〔2025〕127号
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,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,学校组织校级督导专家对2025年夏季研究生学位答辩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。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:
一、总体状况
校级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共对全校211场研究生学位答辩进行了重点督查,其中硕士研究生117场,博士研究生94场。督导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91.77分。从督查情况看,多数答辩组织规范有序,学生准备较为充分,答辩流程基本符合要求,答辩委员会履职认真,评议意见客观公正。但在答辩组织、程序规范及学术表现等方面仍存在不足。具体督导意见已通过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(gms.bit.edu.cn)进行了实时反馈,请各学院及相关导师及时登录系统查看,对照问题开展分析研讨,并切实落实整改。
二、主要突出性的问题
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:
1.答辩组织管理方面:(1)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答辩时间等信息标注不够准确,影响督导工作有序开展;(2)存在学生未完成系统答辩申请即先行组织答辩的情况;(3)个别答辩组对答辩流程掌握不够熟练,影响答辩严肃性。
2.答辩程序规范方面:(1)学生汇报时间控制不均,部分过长或过短;(2)答辩委员会提问环节时间偏短,讨论展开不够充分;(3)个别答辩过程较为随意,未能体现学位答辩的严肃性与规范性。
3.答辩材料质量方面:(1)部分学位论文在格式规范、逻辑结构、文字表述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;(2)答辩PPT内容文字过多,重点不突出,图表与数据支撑不足。
4.答辩过程表现方面:(1)部分答辩人语言表达口语化,学术用语不够规范;(2)留学生答辩语言表达有待优化;(3)个别硕士研究生存在照稿宣读现象,互动应答能力需加强。
三、优秀及较差情况
根据督导组反馈,部分表现优秀的信息如下:
学号 |
姓名 |
院系 |
专业 |
导师姓名 |
主要优秀点 |
3220220160 |
高硕 |
机电学院 |
兵器工程 |
刘彦 |
程序十分规范,学生陈述思路清晰,重点突出,应答流畅。委员们积极提问,并指出不足以促改进。 |
3220220280 |
郭云峰 |
机械与车辆学院 |
车辆工程 |
刘金祥 |
答辩程序规范,学生答辩过程认真,准备充分,回答问题正确,评委提问全面深入。 |
3120205355 |
王鹏媛 |
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何芒 |
时间把控较好,逻辑严谨,语速适中,声音洪亮,PPT图片、数据表格清晰,应答充分且流畅。 |
3120215604 |
闫文刚 |
材料学院 |
材料科学与工程 |
吴锋 |
答辩思路清晰,PPT简洁规范,材料齐全,时间把控精准,问答环节表现突出。 |
3120205811 |
李通 |
经济学院 |
管理科学与工程 |
王兆华 |
答辩组织充分,流程标准,时间控制准确,校外专家比例达标。 |
部分学位答辩存在问题的信息如下:
学号 |
姓名 |
院系 |
专业 |
主要问题点 |
3220220407 |
孙守坤 |
机械与车辆学院 |
车辆工程 |
答辩照念PPT,时间控制不佳,未突出个人贡献;委员会未重点审查盲评意见修改情况。 |
3120215852 |
路洋 |
管理学院 |
工商管理 |
答辩时间不足,问答环节集中进行,未汇报修改情况,修改说明内容空泛。 |
3420220804 |
王奕芃 |
法学院 |
法律(非法学) |
答辩程序不够规范,学生陈述照念PPT,展示材料不合要求,整体时间安排过紧。 |
3420220914 |
康伊明 |
继续教育学院/远程教育学院 |
职业技术教育 |
论文题目表述不清,文献评述偏绝对,统计结果呈现不规范,写作逻辑与格式有待提升。 |
四、下一步工作要求
学位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,各学院须高度重视本次督查所反映的问题,认真梳理总结,并在后续工作中重点落实以下要求:
1.强化论文质量把关。导师应切实履行指导责任,在学生答辩前加强论文审阅与修改指导,严把论文学术规范与内容质量关。
2.规范答辩组织流程。各学院应进一步提升答辩信息公示的准确性与及时性,确保证答辩程序公开、公正。答辩秘书须提前将答辩材料送达委员审阅,避免现场匆忙评议;加强对答辩委员特别是主席和校外专家的流程培训。
3.加强答辩过程管理。严格执行学校关于答辩各环节的时间规定,合理安排汇报与问答时间,确保答辩程序紧凑、充分。硕士研究生答辩应合理控制分组规模,保障每位学生答辩时间充足、过程严肃。
本次督导专家提出了多项重要指导意见,请各学院和导师高度重视、积极整改。学校将对突出问题进行跟踪督查,对整改不力、问题反复出现的单位及导师,将依规严肃处理。各学院须牢固树立质量主体责任,强化过程管理,切实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。
(联系人:宁老师,68918659,ningwt@bit.edu.cn)
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
2025年10月11日